漲法不同以往 買賣方出現結構性改變
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經過6年來的房市下修、房地合一稅的洗禮下,這波房市買氣和過去不同,不論是產品屬性或是買房心態都出現結構性的改變。
改變1 日本小宅化趨勢成形
何世昌表示,為了讓首購族也買得起,北 中南建商都朝兩房起的小宅規畫;而豪宅建商也不例外,例如台北市中山區的「東騰界」最小坪數僅11坪,最大坪數也不過31坪左右,主打1,000多萬元入主台北市中山北路;還有位於板橋江翠北側重劃區的華固建設「華固月河」,最小坪數為26坪。
規畫台北市社子20至38坪「萌萌i-TIIDA」、主打高CP值小宅的建築師劉致錚說,小宅化符合現代人生活型態,不婚不生,又多是外食族,就可省下小孩房、廚房餐廳等空間,換取住在精華地段的便利性。劉致錚觀察,台灣會朝向日本都心的小宅化發展。
▲這一波房市上漲,可見建案現場人氣鼎沸。(圖/資料室)
改變2 短期投資變成長期置產
何世昌說,近乎零利率的環境下,投資客和置產客再度出籠,與過去投資客不同的是,受制於房地合一稅,持有不到1年出售,要課45%的最高稅率;超過1年、未逾2年課35%;超過2年、未逾10年課20%;持有超過10年則課15%。新的投資客是抱持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,租金報酬率只要比銀行定存利率高,房地產就是好的投資標的。
腦筋動得快的業者,看準房產邁入長期投資的趨勢,開始出現帶著投資人買屋、包租代管、出售、試算節稅的一條龍服務,主打量身訂製買屋投資方案、用超貸來零元購屋,協助出租多年,增值轉手幫客戶存退休金。
改變3 豪宅不動、中小坪數順銷
台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,2014年以前的上一波房市買氣由豪宅領頭,這次卻不同,可以看到六都的豪宅,不管價格和交易量大多未創新高。以台北市來說,當年1坪300萬元號稱「彭淮南防線」,而近2年的豪宅王是西華富邦,成交單價是264萬元,距離這道防線有一大段距離。
傳真廣告協理陳斯昭分析,以台北市為例,有實力的買家多半購買5,000萬到7,000萬元的產品,第一是避免豪宅稅與貸款的限制;第二,過去動輒百坪以上豪宅,後來轉手不易,且單價不易衝高,如以一套資金,寧願選擇兩戶或三戶的購買方式,進可攻退可守。
改變4 雙北房價到頂、中南部補漲
景文科大財金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,就國泰房地產指數第一線的調查來說,全國各區域早就突破歷史高點,尤其是台南比歷史高點高了將近50%,台中、新竹也比歷史高點高出25%,就連高雄也有17%,新竹以南的漲勢確 立。
空轉多趨勢確立 緩漲有利維持房市榮景
其實不單房市出現結構性變化,一般民眾對於房市的看法,也首度打破6年空頭轉趨看多。根據永慶房屋2020年第4季網路會員調查,近5成民眾看漲房價,看漲比率創29季來新高,其中60%民眾認為,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是購屋好時機,正是因為疫情趨緩,低利環境,使得長期累積的買氣逐漸出籠。就連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也公開示意,年輕人現階段可以買房子,原因是預售建案不可能挑戰4年前的價格,而且現在利率處於歷史新低,不論貸款成數或期限都拉高,在這樣環境下相對有利。
對於首購族來說,預售屋具有低自備款、付款輕鬆的優點,目前六都重劃區的預售屋去化速度遠比新成屋快,除了生活環境有別於舊市區,最重要的因素是政府這幾年積極開發重劃區,何世昌指出,當民間產業投資和政府重大建設匯聚,具有發展性,對蛋白區房價是大加分,例如過去的竹科鄰近大埔重劃區、桃園青埔特區等,已經不再像過去只會漲蛋黃區。
不過,重劃區即便具有潛力,也要考量是否漲過該區的行情,當房價超過成熟區域時,就要小心謹慎。何世昌也提醒,購屋族不用怕買不到房子,愈緊張做的決定,就愈容易買到更高價,買房之前最好花時間評估和探查行情。
如今全台房市像「烤番薯」一樣熱,房市會一路看好嗎?至少持續低利率,房市火種就會繼續維持下去,何世昌研判,房市走向不外乎一種是緩漲、另一種是急漲,前者有利於購屋族,後者則有可能讓政府出手干預,進而壓抑房市表現。
顏炳立表示,身在市場可從量、價、買氣三角度研判房市是否失控,目前來看房價是局部上漲,而不是全面上漲,但是建商若以為吳郭魚大漲,海產就要跟著大漲,房價跟著混水摸魚,逼政府出手打房,最後恐怕欲速則不達。展望2021年房市,顏炳立以一首「孤戀花」形容,「風微微,風微微⋯⋯」如果市場吹的是一陣陣微風,溫溫上漲,而不是颳颱風般飆漲,未來4年將是緩漲格局。